索引号 | 113708320043378587/2018-03281 | 成文时间 | 2018-07-19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统计局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成文日期 | 2018-07-19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发布日期: 2018-07-19 00:00
浏览次数:
2017年,全县上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不动摇,坚守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底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坚定推进各项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全县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6.3%和10.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9:46.4:3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GDP达到38010元,比上年增加257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3%。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2017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67.72亿元,比上年增长5.5%;林业产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牧业产值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2%;渔业产值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6亿元,比上年增长7.6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5%。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8.07万亩,比上年减少0.8%。粮食播种面积156.98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8.61万亩,比上年减少1.7%,秋粮播种面积78.37万亩,比上年增长3.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09万亩,比上年减少8.02%。其中,油料面积3.55万亩, 减少15.8%;棉花面积2.81万亩,减少27.2%;蔬菜面积20.48万亩,减少1.9%;瓜类面积4.14万亩,减少6.3%。
全年粮食总产81.95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总产38.97万吨,减少0.4%;秋粮总产42.98万吨,增长3.0%。棉花总产0.27万吨,比上年减少25.6%;油料总产1.29万吨,减少15.4%;蔬菜总产74.15万吨,增长5.8%;水果总产4.48万吨,增长1.6%。
林业。2017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059公顷,其中:中央投资完成面积133公顷;当年育苗面积957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4吨,当年苗木产量4437万株,四旁植树146.2万株;全部木材产量8.6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7.24万立方米,非商品材1.34万立方米,木材蓄积量1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0.9%。
渔业、畜牧业。年末水产养殖面积3453.3公顷,比上年减少1.53%,水产品产量30144吨,比上年减少1.8%。年末生猪存栏26.02万头,比上年减少2.3%,肉猪出栏头数52.53万头,比上年增长5.1%;羊存栏12.33万只,比上年增长3.2%,羊出栏24.29万只,比上年增长10.6%;肉、蛋总产量分别为72036吨、29106吨,分别比上年减少0.25%、5.35%。
农业机械化。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3.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7.64万千瓦,保持不变;大中型拖拉机6348台,增长5.43%;联合收获机2949,增长7.86%;农村用电量1249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54201吨,比上年减少4.4%。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9.48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7.31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6.35%。年末机电井累计达到21296眼,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15274眼,规模以下机电井6022眼,泵站数量46座/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7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3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股份制工业339.93亿元,增长21.24%,其它经济类型工业 6.03亿元,下降6.56%;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165.38亿元,增长17.96%,重工业完成产值 182.72亿元,增长22.37%。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59%,比年初增加1.52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实现利税总额35.07 亿元,增长15.2%,实现利润23.68亿元,增长15.6%。
建筑业。2017年,年末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期末从业人员5165人,全县房屋施工面积施工面积61.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1.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8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6.6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县城镇投资200.7亿元,增长6.4%。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89亿元,下降10.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61.01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3.73亿元,增长28.7%;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8:65.3:33.9。
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投资18.51亿元,同比增长19.2%;纺织服装业完成投资17.43亿元,同比增长2.2%;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38.89亿元,同比增长5.1%。
在服务业投资中,批发零售业完成投资2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国内贸易。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22亿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07亿元,增长9.9%。
民营经济。2017年,年末全县民营经济业户2.93万户,比上年增长1.39%;年末从业人员8.64万人,增长1.05%;注册资金13.20亿元,增长3.75%;资产总额44.37亿元,增长0.48%;营业收入115.79亿元,增长0.1%;实际缴纳税金3.97亿元,增长153.79%。
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业
对外贸易。2017年,全县实际完成进出口总额53054万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出口总额完成52182万元,下降6.4%,进口总额完成87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686万元,增长125.7%。
旅游业。2017年,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3.5亿元。全县接待游客423.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6 亿元,比上年增长40% 。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2017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12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004公里,县城公路通车里程159.3公里,国省道公路通车里程148.67公里。年末全县共有营运性货运车辆10716辆,比上年下降6.4%,总吨位21.27万吨。
邮政电信。2017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250万元;邮电业务总收入40373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8万户;移动通讯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用户52.8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4.5万户。
八、财政、税收、金融
财政。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7.4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3.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11.8亿元,非税收入2.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6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46亿元;教育支出7.6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1亿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5.67亿元;农林水支出6.88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2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14亿元。
税收。国税、地税共实现税收收入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占GDP的比重达到7.4%,其中:国税收入13.14亿元,增长70.5%,地税收入8.07亿元,下降16.1%。
金融。2017年,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23.96亿元,比年初增加51.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6.22亿元,比年初增加35.96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0.55亿元,比年初增加15.98亿元,存贷比为37.2%。
九、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2017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89.07亿元,居全市第6位;比上年增长16.89%,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投入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50%。引进、转化“半挂车用液压转向车桥”、“汽车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专用车底板自动焊接机”等科技成果10项,其中国内领先4项,国内先进3项。争取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项。申请专利56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8件;授权专利 27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7件。年末我县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1件,居全市第6位;实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35家;院士工作站1处;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46家,其中国家级18家,市级28家。
文化事业。2017年,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万册;农家书屋(室)626个,藏书62万册;农村放映队27个,农村业余剧团15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经批准省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教育事业。2017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2418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处,在校小学生1256人,初中生2042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9496人;小学150所,在校学生8263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219所,在园幼儿323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8人。
卫生事业。2017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16人,实有医疗床位3058张,其中:各类诊所、医务室、门诊部66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1人。全县拥有农村村级卫生室500个,乡村医生1553人。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2017年,年末全县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33.62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510万元,全年新修及改造道路4条,新增及改造道路面积247730平方米;县城区污水处理量达到36.1万吨/日;城区日供水量达到16000立方米/日,供水普及率达到99.88%;城区集中供热面积257万平方米;城区居民生活天燃气供应20374户。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44.25%。
环境保护。2017年,共审批新扩建项目387个,建设项目“三同时”(附注3)合格率及执行合格率均为100%;否定了高污染、高消耗等违规项目20个,组织验收建设项目 293个。各主要河流、湖泊水质达到了地表水III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全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26天。
安全生产。2017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7起,死亡5人。比上年事故起数下降5.1%,死亡下降16.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1起,死亡4人;火灾事故5起,无人员死亡;工矿商贸事故一起,死亡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18 人,下降21%,道路万车死亡0.33人,下降26.7%。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75.14万人(附注4);全年出生人口12216人,出生率14.7‰;死亡人口2586人,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11.6‰(附注5)。
城乡居民收入。2017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5元,比上年增长8.2%;年人均消费支出15682元,比上年增长8.15%。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9元,比上年增长9.3%,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55元,比上年增长9.23%。农村居民每百户居民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彩电110台,增长3%;洗衣机105台,增长5%;移动电话254部,增长5.8%;热水器100台, 增长6.4%;空调机56台,增长5.7%;电冰箱96台,增长4.3%。
社会保障。2017年,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204人,其中: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13010人,退休7082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50606人,退休人数17506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8200人;工伤保险41900人;生育保险40806人;失业保险41503人,其中事业单位失业保险11887人,企业单位失业保险29616人。
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1865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84380人,全年住院补偿比达到52.56%(附注6)。
附注: 1、公报所列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市统计局核定的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部门指标均为十余家相关单位提供所得(财政局、环保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局等),数据以正式出版的《梁山县统计年鉴-2017》为准。
2、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及各行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11年起采用2010年不变价格。
3、“三同时”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全县常住人口及城镇人口均依据城镇化监测数据取得。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取自县人口计生部门数据。
6、社会保障数据由梁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附表: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
指标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72036 | -0.25 |
其中:猪肉 | 吨 | 39927 | 5.47 |
牛肉 | 吨 | 7482 | -2.61 |
羊肉 | 吨 | 2228 | 5.78 |
禽肉 | 吨 | 21764 | -9.06 |
禽蛋产量 | 吨 | 29106 | -5.35 |
奶类总产量 | 吨 | 15519 | -21.85 |
肉猪出栏 | 万头 | 52.54 | 5.07 |
牛出栏 | 万头 | 5.38 | -5.88 |
羊出栏 | 万只 | 24.29 | 10.63 |
家禽出栏 | 万只 | 1674.1 | -7.92 |
生猪年末存栏 | 万头 | 26.02 | -2.27 |
牛年末存栏 | 万头 | 5.6 | -16.79 |
羊年末存栏 | 万只 | 12.32 | 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