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0832494154586L/2020-08445 | 成文时间 | 2020-08-27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实验中学 | 组配分类 | 梁山实验中学 |
成文日期 | 2020-08-27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发布日期: 2020-08-27 00:00
浏览次数:
我校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国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制定以下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目标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规划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
二、课程设置及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山东省课程设置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七到九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
(一)课程设置
国家 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生物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合计 |
七年级 | 5 | 4 | 4 | 2 | 2 | 2 | 3 | 1 | 3 | 1 | 27 | ||
八年级 | 4 | 4 | 4 | 2 | 2 | 2 | 2 | 3 | 1 | 3 | 1 | 28 | |
九年级 | 5 | 5 | 4 | 3 | 3 | 2 | 2 | 1 | 3 | 1 | 29 |
课程 | 序号 | 7年级 | 8年级 | 9年级 | |
综合
| 信息技术 | 1 | 1节 | 1节 | 1节 |
研究性学习 | 2 | 1节 | 1节 | 1节 | |
劳动技术 | 3 | 1节 | 1节 | 1节 | |
通用技术 | 4 | ||||
合计 | 3节 | 3节 | 3节 | ||
地方课程 | 传统文化 | 1 | 1节 | 1节 | 1节 |
安全教育 | 2 | 0.5节 | 0.5节 | 0.5节 | |
环境教育 | 3 | 0.5节 | 0.5节 | ||
人生规划 | 4 | 1节 | |||
学校
| 经典诵读 | 5 | 1节 | 1节 | 0.5节 |
写字 | 6 | ||||
书法 | 7 | 1节 | |||
合计 | 4 | 3 | 2 |
(二)课程设置的说明
1、每课时一律45分钟。
2、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说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并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实施。
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所要求的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所了解,不组织笔试测试。保证每个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另外安排上午一次小步操及大课间活动时间、下午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及大课间活动时间,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及班主任组织相结合,每天学生早晨到校接着上早操,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七年级平均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为3节,八年级为3课时,九年级为3课时。
5、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区教育局规定和安排,在七至九年级开设6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包括《经典诵读》、《传统文化》、《书法》、《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人生规划》、七年级开设4课时,八年级3课时,九年级2课时。
三、课程实施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努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切实转变管理人员和广大教职工的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普及的过程;定期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同时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
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依据省市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省市规定的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制定本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表,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本校的校本课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做到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
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加强义务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1、统一使用“梁山县实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每位学生每学期评价一次,并在六个学期分表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三年的总表。学校(教务处)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电子档案,包括每学期的评价分表、三年总表。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按照学校统一“成长记录袋”样式,记载并保存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以备查验和提交。重要材料进入学生档案。
2、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3、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及时将每学期的评价情况输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4、每学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期末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六学期总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