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32004338500F/2021-00595 成文时间 2021-03-30
发布机构 梁山县黑虎庙镇人民政府 组配分类 镇街文件
成文日期 2021-03-3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失效
党发〔2021〕1号 黑虎庙镇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1-01-04 15:28

浏览次数:

分享


 

 

 

 

 

 

 

党发20211

 

 

黑虎庙镇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巩固拓展疫情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加快推进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根据县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关于切实抓好<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为先,把疫情常态化防控作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前提和基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坚持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强化责任担当,严防疫情扩散流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防控。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依法依规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落实各村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二)突出防控重点。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科学防治,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管控,着力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实现统筹兼顾。落实镇机关各村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防联控,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应急处置。广泛发动群众,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重点工作

(一)持续完善防控机制

1、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常态化防控工作负总责。设置精简高效的办事程序,完善日常运转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社会协同的防控体系,加强镇、村两级工作网络,实行网格化防控。畅通沟通联络与信息共享机制,疫情防控基层综合治理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深度融合

3、继续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措施,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到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置,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突出强化防控措施

1、落实落细特殊场所防控措施养老院、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全面实施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定期开展排查筛查,禁止有可疑症状的人员上岗;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老年人、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健康状况,出现可疑症状,立即上报县直通车。加强日常消毒、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护,做好防控物资储备。

2、强化学校防控措施落实。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实抓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动学校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细化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学校开学各项准备,严格执行开学条件核验制度,坚决守牢“条件不达标不开学”的底线。加强日常防控管理,形成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新模式。做好学校师生员工中的六类重点人群摸排检测工作。开展以师生员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监测及接触史、旅行史排查,及时摸排检测有风险的人员。实行“测温+健康绿码”入校,严格落实晨午晚一日三检和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实行校外住宿教职工员工和走读学生“两点一线”管理。做好疫情应急处置,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组织经常性演练,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做到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严防疫情扩散。强化学校联防联控与工作联动,组织教育、卫生、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站所开展常态化巡诊巡查,定期不定期对学校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检查指导。健全学校与家庭、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联动机制,完善校医配备制度,引导学生家长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义务,推动社会理解和支持教育复学工作,确保每一个师生员工安全健康学校开学平稳有序。

3、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根据我县疫情风险等级,科学精准筹推进社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聚焦恢复秩序提供服务,低风险或未发现病例期间,解除社区封闭式管理措施,不再设置“硬隔离”“物理隔离”。除疫情防控重点人员外,原则上不限制人员流动和进出,允许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继续实施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坚持“外防输入”策略,健全由村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疫情防控队伍,持续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和居民健康监测,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随访登记、信息告知、物资准备、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动员农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控,减少农村大集、家族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做好外出打工人员防疫常识教育。提升防控信息化水平,实现健康监测、随访、人员登记动态化和信息管理化,做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为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奠定基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科学消杀、宣传引导和志愿服务,营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

4完善复工复产精准防控措施。除上级根据防疫情况公布的复工复产限制措施外,各单位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复工复产及相关生产活动。压实用工单位防控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制定防控方案预案,明确疫情应急处置措施与流程,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一企一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与医疗机构联系,及时报告疫情情况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置。抓好日常防控措施落实。严格实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一米线”等措施,做好办公场所、工区及公共区域、职工宿舍的通风消毒和环境清理等工作,做好员工日常健康监测与卫生管理。加强宣传培训,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实施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减少人员聚集。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隔离,安排就近送医。

5完善公共场所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做好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公共场所、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人员出入管理,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通风、人员防护、检测筛查、客流量控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从严控制、审核、组织举办各类涉及人群聚集性活动,切实做到健康码必验、体温必测,引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防止聚集扎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科学合理调配公共交通运力,引导乘客隔位就座、分散就座,降低人群密度;积极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缩短购物排队等候时间抓好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认真制定应对预案,妥善周密安排,加强外来人员核查,全面落实交通出行、就餐购物、外出旅游等环节的防控措施,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分时错峰、流量管理等手段,科学分流引导人群,避免人员聚集,严防疫情传播。

(三)突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落实精准化防控措施

1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强化工作衔接做好境外人员的沟通安抚,指导其在当地做好防护。落实入境人员提前3天报备要求,完善信息通报机制。持续开展健康管理所有入境人员隔离期满后,应及时纳入疫情防控体系,做好随访登记,继续进行 14 天居家健康管理,无可疑症状的,期满后可申领山东健康通行码。

2加强重点地区来梁人员服务管理。严格排查登记。进一步压实各村各部门和用工单位责任,提前进行疫情重点地区来人员摸排,认真开展人员休整集散、信息登记、健康检查和转运引导。优化登记服务流程,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规范安全运行。严格百分百健康检测。无有效核酸证明的疫情重点地区来梁人员必须在抵梁后到县指定地点完成健康检查和核酸、血清抗体检测,持当地健康码、检测均为阴性且无可疑症状的,申领山东健康通行码后正常出行加强关爱帮扶。妥善解决重点地区来梁人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避免“身份地域”歧视。

3加强居民个人防护。增强健康意识,加强居民个人防护的预防指导,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倡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和人群聚集,尽量避免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习惯,在人员聚集场所、密闭空间以及就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主动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采用正确洗手方法;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野味),家庭常备体温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家庭成员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压实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各部门责任,提高政策执行力,坚决杜绝有章不循、弄虚作假,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抓紧抓实抓细防控措施,切实做到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松懈。加强疫情防控督导督查,健全完善巡查检查制度,建立疫情防控事件责任倒查机制,对任何渎职失责行为,一律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二)依法防控坚持依法依规防控,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监督执法标准和处罚程序,切实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不断增强单位和个人自觉遵法守法、自律规矩、依法防控意识。

提升弱项。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夯实防控基础。改扩建基层卫生诊疗机构,重点提升中心卫生院场所和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总结推广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经验与特色优势。

)加大保障。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基层疫情防控人员,按规定落实好相关待遇。整合优化应急物资保障管理职能,保障防控物资供应。建立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数据库,实现疫情相关数据实时监测和信息共享,提升预警能力。

加强宣传。完善健康公益宣传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主动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组织讲好“抗疫故事”,树立正面典型,传播弘扬社会正能量。将公共卫生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推进健康防病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

附:

1、黑虎庙镇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黑虎庙镇疫情防控常态化包保人员名单

3、黑虎庙镇指挥部人员分工

 

 

 

                              中共黑虎庙镇委员会

                                    2021年1月3日



 

 

 

 

 

 

 

 

 

 

 

 

 

 

 

 

 

附件1

黑虎庙镇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邓兆国  党委书记

        李光振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郑士安  党委副书记

            党委委员、副镇长

            纪委书记

        朱士华  宣传委员、武装部长

        张学梅  人大副主席

        仝兆申  政府副镇长

            政府副镇长

            社群办主任、南管区书记

        梁凤莲  乡村办、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

            网格化服务中心主任

        于海斌  为民服务中心主任

        艾兴涛  财经服务中心主任、南管区主任

        樊艳青  党建办副主任

        李若昆  社会稳定办主任

        姜英明  机关管区书记

        张良强  卫生院院长

赵康斌  派出所所长

  员:蔡铁祥  党政办副主任、畜牧站站长

         李长在  机关管区主任

         蔡启国  西管区主任

         杨海鹏  财政所所长

         师先强  教办主任

         蔡启国  文化站站长

         黑虎庙镇各行政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郑士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7550010

 

 

2

黑虎庙镇疫情防控常态化包保人员名单

组长

职务联系方式

组员

联系方式

包保村

村书记、主任

包保领导

姓名

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姜英明

机关管区书记、环保站站长 13562782891

高凤娟

13792338069

师庄

师先雨

13563783770

马强

15965734384

郭恒峰

13791754150

祝庄

祝玉藏

15092736672

祝仰清

13145379406

张言良

13792366148

黑北

李占国

15206750888

刘广峰

13963711546

张  函

15053761072

高景文

13583750783

张  生

13884734475

黑虎庙

高启亮

18266779739

梁凤莲

15054723506

侯桂春

15668126819

李守银

13854702019

刘宏伟

13953796226

河西

王志生

13583721088

关文静

18953788606

刘  琳

17596037568

西小吴

陈祖东

13964929828

邓贵国

13583738527

艾尚柱

13563757687

曹  伟

18369736861

毕于秋

15263768159

赵庆成

13287236871

刘海霞

13791764198

毛庄

王永海

15864113596

郑士安

13953750212

高文娟

13455599783

毕于克


东闫庄

刘学泗

15953456739

陈公强

13262563563

西闫庄

刘继林

15998723538

李长在

13375371236

沙沃

张继存

13954702126

王先启


刘老家

刘广训

15953456739

于海斌

为民服务中心主任、西管区书记 15163722272

王志霞

15275374878

东闫集

 孟春荣

15550722228

仝兆申

13863778522

蔡启国

13695479989

西闫集

 闫修全

13518651859

何宪龙

17805370111

田垓

邱广同

15969792150

耿进山

13563799388

王换徐

江士勇

15969792150

田开兴

18766873517

邱堂

赵玉辉

18766818844

常庆伟

15154758818

高堂

王学立

15166776048

樊艳青

13853710707

大营

田有才

15020702317

李善华

13954737908

东郭

秦传印

15275473838

西郭

郭福旺

15064718837

郭居学

15054721986

程那里

李金福

15634479230

于海斌

15163722272

曹务东

13406839875

刘堂

程占宝

15965718653

温玉军

13791720869

吴楼

吴玉庆

15853701758

杨丽敏

18254770503

田文科

15069757667

吴春运

13563780105

姜瑞霞

15953498655

义和

郭建国

15054720566

王  栋

13563707180

赵瑞生

13675372727

孙振国

15063702001

于楼

于加良

15166735873

张  辉

13954730046

于加亮

15854732966

于孔存

18353730006

于目军

13963754398

郑伟

社会事务和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南管区书记13791721798

江士岭

15954712156

西张

张心余

18364751336

李若昆

15953743635

张海洋

13375475512

宋  佳

15263731830

马店

张巧灵

15166374542

张学梅

13675373552

丁清春

13963711103

许庄

吴修玉

13210493919

曹玉春

13791796952

杨桥村

杨振军

13655372195

马  超

15263228892

西高庄

高成军

18463700780

张广合

15153703905

王全

朱教岭

15668196286

艾兴涛

18266775558

张广合

15153703905

西李庄

李克勇

13792327099

王化玉

13355104763

姚垓

李同珍

18453740251

王化玉

13355104763

丁那里

丁连福

13953756715

刘  刚

13954083968

马庄

高登俊

13953047938

杨海鹏

13963713150

尚那里

甄守民

15065372665

郑伟

15589728168

王  红

13455587928

吕那里

杨继江

13562421967

梁开民

13964935558

寻那里

寻广魁

13953743227

李瑞钦

15166794806

前郭

郭福森

13562700641

朱士华

15953700036

曹正

15339924018

刘大庄

刘广聚

13854764152

陈公启

13792315930

包那里

程绪勇

13863715878

孙允芝

15339924018

后郭

郭福玉

13792393558

陈公启

15853720396

梁口

程绪勇

17605376225

 

 

 

3:

指挥部人员分工

 

邓兆国同志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和工作督导

李光振同志负责指挥部综合协调调度

郑士安同志负责具体协调疫情防控协调工作

 辉同志负责应急保障和企业单位的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工作

 洋同志负责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

朱士华同志负责宣传与舆情引导

 强同志分管疫情防控,负责病例医学观察及救治工作,及时了解临床救治工作最新进展

  赵康斌同志负责对违反疫情防控人员的应急处置工作

张良强同志负责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卫生院核酸检测、发热病人处置等工作

杨凤梅同志负责疫情防控常态化工商贸企业、冷链企业的、市场的监管工作

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属地化管理”“管行业管疫情防控”“管生产管疫情防控”“管业务管疫情防控”等原则,履行行业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


信息来源: 梁山县黑虎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