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320044295253/2021-00577 成文时间 2021-03-23
发布机构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栏
成文日期 2021-03-23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21-03-23 00:00

浏览次数:

分享

一年来,按照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紧扣《教体局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具体要求,县教体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法治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治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周密计划,切实抓实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做好全年法治建设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两学一做”、“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及局机关年度工作安排,先后制定印发了《教体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教体局2020年普法工作要点》等,确保了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目标明晰、责任到位,全局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齐心合力做工作的良好氛围,促使法治建设工作高效、稳健向前推进。

(二)紧扣重点,切实推进了教体系统普法教育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调整完善了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职工法治学习制度建设。2020年以来,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5000余人次。根据《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守法述法考法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完成了全系统6000余名教职工学法用法考试工作。

(三)强化学习,持续提升了学法守法用法素质。局党组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巡视巡察教体局党组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抓好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肃查处教育系统顶风违纪行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县政府具体规定。加强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支持纪检组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为梁山教体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四)形式多样,切实强化了机关事务队伍法治意识。一是狠抓业务法规学习。始终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以《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学习宣传为重点,持续推进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全面提高了机关事务法治化水平。二是狠抓队伍法治意识培育。认真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党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充分结合组员的工作岗位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觉守法意识。三是狠抓“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依托局微信公众号、政府信息公开平台、LED显示屏等宣传媒介,构建了线上线下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服务法治建设的宣传阵地,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普法环境。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教体系统法治建设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局机关和学校开展学法、用法、普法工作。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教体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为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科室全面落实的法治建设工作局面。局党组成员坚持带头学法用法,把宪法、依法行政法律法规、教育体育法律政策和党内法规作为学习重点,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做好党组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法治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局党组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完善法制建设各项制度,出台《县教体局党组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依法依规对教体系统“三重一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着力有效地推进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化解、教育体育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等重大工作落实。二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本要求,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在教体重大决策前进行局党组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聘请专家评审,严格实行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不断提高局党组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把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教育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机结合,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机统一。四是按照县政府工作要求,县教体局重新修订完善教育局行政权责清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行政权力平台管理维护,全面理顺教体系统行政权力平台系统使用,简化办理手续,办理时限全面提速。五是完善教体系统各中小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指导学校严格按照学校《章程》,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依法依规对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报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建好阵地着力开展普法宣传。一是强化“法律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2020年全县各学校聘任的45名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进校开专题讲座50余场;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法治主题班会650余堂。印发《中小学安全条例》《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6万余份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带法回家。二是强化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法治类视频1680余节,筹措经费6万余元,建设青少年模拟法庭一处,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80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法治演讲比赛、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第二课堂活动10余个类别,全年制办法治宣传黑板报达620余版面。

(四)注重培养提升队伍法治素养。利用我县春秋季开学安全法治工作会、校长工作会、教育工作会等平台,强化对学校负责人、校(园)长法治素养培训提升,今年以来组织召开涉及教育安全法治工作会8次,进一步提升校(园)长、学校党支部负责人法治素养;健全学校法治课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培训制度,加大对法治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提升;举办系列校园安全法治培训班,提升学校法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县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等部门联合,聘请校园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学校配备覆盖率100%。

(五)突出重点抓牢学宪法讲宪法专题。一是广泛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县中小学全面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紧紧围绕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法律、宪法与个人主题,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大力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制作师生演讲视频20余张。二是高质量推进网络知识竞赛。全县中小学校在中国法治网上注册学习并开展法治网络知识竞赛,有效普及了学生的法律知识。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在县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我局在法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治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法治建设力量依然薄弱,人员队伍整体法律素养和专业化建设存在短板;二是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意识有待提高;三是学法用法普法工作创新不足,真正入脑入心有限,形式与效果脱节问题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领导组织,明确责任意识。2021年,县教体局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梳理法治建设工作规划,细化分工,职责到位,明确目标。突出法制建设的对象,尤其注重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全局上下尤其是党员干部不仅要带头学法、用法,更要将法治建设落实要工作中。县教体局将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确保中心组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2次法治专题讲座,有计划、有重点地布置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任务。结合师、干训,采取做试卷、听讲座、看视频等形式,加大对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法制教育培训。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建设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机关事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全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局党组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和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及时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全部进行合法性审查。做好局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合法性审核率达100%。认真研究办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提案,办后满意度达到95%以上。加强局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印发局机关干部学法相关材料,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列入教师专题培训重要内容,做好一年一度的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不断提高教育干部、教师法律素养。

(三)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宣传氛围。持续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小学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初中高中通过政治课,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上课有教案,课时有保障。结合“法律进学校”“开学第一课”等载体,推进开展法治宣传校园行、“12.4”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小手牵大手”远离犯罪校园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法治兴趣和素养。将紧紧抓住各类宣传载体,尤其是各类关键时间节点、重大假日等开展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和管理,推动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强化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管理实践,打造一批以法治文化为特色的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信息来源: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