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02-19 15:24
浏览次数:
徐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5月,现有社员328户,土地1118亩,实现全村群众入社,全村土地流转。换届以来,徐楼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把“抓党建、促发展”作为工作目标,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强村富民为目的,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致富的工作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
支部带头做示范,整村土地全流转
近年来,徐楼村一方面村级无增收项目,另一方面集体“三资”闲置,甚至流失。村党支部决定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合作社中,以章程的形式明确股权构成和分红机制,让“沉睡资源”变“活资产”,实现集体“三资”保值增值。集体“三资”入股合作社只是发展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的开始,合作社没钱推动,又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难题。经村“两委”多次商议,决定由村“两委”干部垫付6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且商定合作社按照每亩地900斤小麦作为保底分红,合作社盈利按照群众49%,村集体51%进行二次分红的方式进行分红,对于入社的群众,每亩当场给600元的保底分红,其余分红在每年年底给群众的结算。宣布合作社政策后,群众积极响应,排队到村委会签合同,不到2天的时间,合作社流转全村80%以上的土地,外出务工的群众也陆续与村“两委”成员联系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中。最终利用半个月时间,将全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中。
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富民新模式
徐楼村党支部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到合作社运行建设中来。安排能人大户和普通群众结对,开展种植、运输、销售等技术指导和交流合作,帮助群众搞好生产经营,增添发展信心。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党支部由“弱”到“强”,开展工作有了抓手,村干部重新找回了话语权;群众由“散”到“聚”,合作社把群众利益与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把群众像“石榴籽”一样聚在了党组织周围;村集体由“穷”到“富”,村集体“三资”得到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