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山镇:弘扬地名文化,彰显特色名片

发布日期: 2023-07-14 11:02

浏览次数:

分享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历史上洪灾泛滥时,此处经常用来安置灾民,故名安民山。小安山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小安山北麓,故以山命名,得名小安山镇。小安山镇位于梁山县东北部,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东侧,南依水泊梁山风景区,北临东平湖风景区,距县城6公里。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一个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一个牛羊调拨园区,5.8万人,党员1624人。先后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干事创业好班子”、省级“森林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山东省信息化扶贫示范镇”、“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优势,探索建立地名工作长效机制。7月6日,小安山镇利用“全民才艺大赛”的机会,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聚力弘扬地名文化,充分做好地名文章,彰显小安山特色名片。



    比赛现场,为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宣传氛围,悬挂条幅、发放宣传页等。在此之前,我镇多次组织地名文化志愿者开展地名文化宣传“进大集”活动,走街串巷,多角度宣传地名政策法规与文化,向群众讲解小安山镇地名故事,发放《地名管理条例》宣传单,做好地名文化宣传工作。



    下一步,小安山镇将立足自身实际,做好地名文化元素挖掘,深度挖掘地名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突出特色优势,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地名管理和地名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一、坚持赋能产业发展,让地名服务“实起来”。借助地名资源,打造了安民山香椿、鸡枞菌、漻儿洼烤鸭蛋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就拿鸡枞菌生产来说,我镇东张村有鸡枞菌生产大棚10个,年产鸡枞菌约为10吨,产值可达百万元,主要发往南方等地。同时,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三期项目中打造电商直播基地,通过直播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路,借助地名宣传推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赋能产业发展。

    二、坚持助力乡村振兴,让地名服务“靓起来”。将原有地名和新生地名有机融合,诞生“阎集新村、水屯新村、运东新村、河西新村”等一批新地名,用力推动地名“赋新”。同时,结合抗日烈士杨静斋、祝庄十八勇士、鹅鸭厂战斗等资料,深度挖掘闫鄰娶妻、闫光潜招安山寇等清廉故事,精心打造了三元井“清正安民”廉政示范基地,以红色优秀地名为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

    三、坚持强化社会治理,让地名服务“动起来”。联合社会组织成立由志愿者组成的地名工作志愿服务队,开展地名信息调查、法规宣传等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地名志愿服务。同时,搭建地名文化和学校教育新桥梁,将地名文化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让地名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名史迹,不断提高对家乡地名文化的认识认同,培养对地名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家乡地名文化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地名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深厚情怀。




信息来源: 梁山县小安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