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1-12 10:1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梁山县大路口乡党委结合本地实际,深挖传统文化资源,以培树“清正大路口”文化品牌为抓手,拓展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扩大清廉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推动清廉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形成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
打造廉政基地,弘扬清廉文化
据悉,大路口乡是明朝清官廉吏刘宁的家乡,刘氏祠堂、刘氏家训保存、传承完好,夫妇双清讲述的就是刘宁夫妇的廉洁事迹。为此,大路口乡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整理了一批廉政文化、红色文化,高标准打造占地9.28亩,建筑面积1754平方米的张博士集廉政教育基地,目前基地已正式对外开放,共接待市内外部门单位72批次、2686人,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梁山县纪委监委和大路口乡联合创作了“夫妇双清”大型廉政历史剧,先后巡演100余场次,5万余名干部及家属受到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剧获得济宁乔羽文艺奖、入选“十大精品剧目”、荣获“第十一届山东文艺节优秀剧目奖”,并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十多家媒体平台进行转载,拍摄的微电影,齐鲁廉洁家风短视频,也广为流传。
大路口乡增加形式,结合文旅部门送戏下乡活动,使《夫妇双清》枣梆剧等廉政戏曲进村居,营造人人思廉、崇廉、践廉的新风气。大路口乡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宣讲内容,使廉洁从政理念入脑入心,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推动廉洁教育取得实效。
立足本地特色,整合社会资源
大路口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激励与浸润作用,依托“夫妇双清”廉洁家风故事,弘扬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走好廉洁从政的每一步。大路口乡将廉政教育常态化,作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良好家风为主导,引导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发挥廉政教育阵地作用,持续开展廉政教育,扎实推进“清正大路口”建设。
大路口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路径方法,带动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泽润大路口、引领风尚,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七一”期间接待县机关工委、县纪委、医药公司、商业集团等单位参观学习。
大路口乡以机关、学校、医院、村居、企业、家庭等清廉单元为抓手,大力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督促各村企找准清廉建设载体,凝聚多方合力,打造全域廉政教育阵地,大力营造崇清尚廉的浓厚氛围。大路口乡这些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阵地,在丰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让廉洁、正直的中华传统美德根植于民心。
倡树清廉之风,争做廉洁表率
大路口乡理清干群“鱼水”关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廉政意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关系,把勤政廉政作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最基本的要求,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大路口乡持续开展“五纠五树”活动,列出问题清单,深入自查自纠,大力弘扬优良作风,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大路口乡打好拒腐防变“预防针”,加强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大路口乡纪委组织通过观看警示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座谈会,增强年轻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年轻干部拒腐防变免疫力,引导年轻干部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今年以来,大路口乡共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3次、集体谈心谈话2次、外出参加廉政教育2次。
大路口乡规范“小微权力”清单应用,明晰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事项,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有效运行。大路口乡以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有效解决村干部用权失范性问题,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大路口乡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强化廉政阵地建设,坚持把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搭好廉洁“台”,唱好廉洁“曲”,切实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发挥廉洁文化宣传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