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务信息(2024年第38期)

发布日期: 2024-10-18 15:55

浏览次数:

分享


县农机中心扎实做好三秋生产农机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早谋划早动手,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全力开展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小麦适时播种。二是成立两个三秋农机化生产指导组,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讲解三秋主推农机化技术及农机操作和维修知识,累计培训农机手600余人。指导农机户、合作社、维修网点和农机经销企业,加大机具检修、调试和技术保养,备足零配件,累计检修各类农业机械5600余台套。截至1017日,全县秋粮收获进展顺利,收获面积76.9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9.63%,冬小麦播种39.9万亩,占应播种面积的52.64%。(戚彤彤)

县民政局多措并举关爱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深化社工驱动、护工行动、义工联动三工服务模式,建立14处乡镇(街道)社工站为线下依托,以居家服务养老平台为线上依托的监管机制,全部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实施线下线上记录同时进行按照每月服务4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服务要求,共计服务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835名,截至9月底,累计服务33600小时。服务内涵不断拓展慈善总会开发梁山微心愿平台小程序通过心愿申请、认领、送达等方式,点亮65名老人的微心愿。线下投入3万余元开展物资类、电器类、食品类等微心愿活动,举办2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微心愿集中发放活动,25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受益。三是服务行为不断规范。通过细化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三工服务职责要求、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内容,通过采取组织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措施,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行为,制定《梁山县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服务手册》,并向省场监管局申报《梁山县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县农业农村局开启农产品销售新模式。一是搭建线下运营平台。建立黄河农耕梁山良品区域公用品牌县级运营中心,把县域内果品、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进行集中展销,提升梁山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二是搭建组织服务平台。成立梁山县农业品牌产业协会,目前已吸纳会员31家,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壮大,提升竞争力。三是搭建线上宣传销售平台。全县农产品企业先后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齐鲁农超等线上平台设立店铺进行宣传推广销售。1—8月,全县网络零售额已达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零额1亿元左右,从事农村电商企业80余家,电商活跃店铺800余个。(  

 杨营镇多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一是强化领导,统筹推进,确保工作落实。成立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召开移风易俗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有序推进重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组织红白理事会培训会议,督促各村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乡风文明议事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严格落实喜事提前报备、丧事及时报告制度。管区工作人员、村干部及红白理事会成员共计150余人参加培训。二是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提升引导效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丰富活动形式,开展文明婚礼展示、环保葬礼示范、公益捐赠、文明新风户评选、大学生回村反哺志愿服务活动等,让移风易俗活动举办更接地气。截至目前,开展文明风尚倡导活动8次,志愿服务活动25次。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培育文明乡风。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发放宣传册、播放公益广告、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移风易俗进校园 文明新风润童心活动,通过校园活动和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抵制封建思想,将文明理念传递到街头村尾、千家万户,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移风易俗氛围。(段淑君)

信息来源: 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