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务信息(2024年第39期)

发布日期: 2024-10-25 14:48

浏览次数:

分享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破解市容管理难题。一是深入走访,问需于民。成立工作小组深入调研,先后走访10余个占道经营多、市容环境差的典型区域,面对面统计占道经营者信息,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城区首先拟定8处“潮汐摊点”点位进行试点运行。二是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根据前期调查,结合群众意见、交通状况等信息,灵活制定“潮汐摊点”经营时段、经营位置,相关信息立牌公示,明确专人负责管理摊点周边秩序,实现摊贩“安家”、利民便民、市容有序三赢局面。三是引摊入点,形成公约。强化宣传引导,疏导流动摊贩有序入点经营,在划定区域内实行“摊贩自治+日常巡查”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定时定点、一户一位、流动经营、严禁久占、文明卫生、摊撤地净”管理公约。截至目前,8处“潮汐摊点”共设置摊位800余个,预计每周惠及流动经营者1500余人次以上。(卜帆)

    县退役军人着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一是搭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法律援助站、14个镇街设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窗口、100多个社区(村)设法律服务联络点,逐级有序推进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咨询窗口,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公示律师的服务电话、基本信息等,实现法律援助“就近办”,切实织牢退役军人维权网。二是配强法律援助服务队伍。与司法局协调联动,建立法律服务协作机制,由专业律师团队以“司法调解+志愿服务”“法律宣讲+政策解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采取“坐班+线上”服务的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形成推动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合力。目前,已为8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三是营造学法用法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公众号、抖音等方式,大力宣传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退役军人就业招聘推荐会、返乡座谈会、国家宪法日和常态化走访时机,大力宣传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和优待优惠政策,特别对《民法典》《退役军人保障法》进行宣传,引导退役军人知法、尊法、守法、学法、用法,通过用合理方式表达合法诉求。(徐春华)

    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托数字化升级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一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在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中嵌入联审,实现项目从进场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专家抽取、招标文件获取、项目开评标等方面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网上提交、专家抽取资料和无纸化办公”“全流程电子化运行,达到一网通办”“群众零跑腿的服务标准。二是探索智能化技术应用。持续提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水平,相继推出易博士智慧服务、刷脸登录、评审专家费在线支付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流畅、更智能的服务体验。三是打造数字见证系统。按照物理隔离、数字见证改革思路,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数字见证系统,融合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智能门禁、在线询呼等软硬件设施,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一张网布局,2024年通过数字见证平台已见证项目180余个。(刘瑞苹)

    寿张集镇抓好资源整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一是三产融合培育乡村产业。聚焦发展高附加值现代农业产业,以科技兴农、品牌强农为抓手,建立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拉长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逐步形成以徐坊大曲、徐曙生物两家龙头企业为中心,辐射周边8个村、30多家酒曲企业的酒曲产业示范带,带动周边1200余名村民就业、促进人均增收1.5万余元。二是示范引领盘活闲置资源。发挥穆桥合作社、郭楼老织坊等典型示范作用,将资金扶持、政策争取、三资管理、土地流转等权限赋予片区,集中力量整治盘活闲散废弃地、坑塘等资源,陆续完成测土配方控释肥生产线、祥源制衣、中药材、金银花特色种植等项目。三是片区联营助力富民增收。以片区为单位建成以酒曲酿造、板材加工、新村融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要支撑的西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集港航物流、生态农业、合作共富、运河古村为主要支撑的东部港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覆盖全镇21个行政村,统筹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分配,源源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国际云、李信源)

信息来源: 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