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3200433872XN/2024-01900 | 成文时间 | 2024-05-21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马营镇人民政府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4-05-21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发布日期: 2024-05-21 08:56
浏览次数:
林木有害生物情报
第十五期
梁山县中心测报站 2024年5月20日
抓住关键时机,积极防治第一代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以幼虫取食叶片,常群集危害,严重时把树叶食光,影响树木生长,易爆发成灾。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4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条具有暗边的灰白色横线;横脉为1小黑点;后翅臀角有1褐色或红褐色小斑。
卵:扁圆形(半球形),直径约0.6毫米,黄绿色,孵化前黑色半透明,呈块状排列于叶面,卵黏着性不强。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变化大,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上生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的较大。
蛹:深褐色,纺锤形。臀棘上的钩刺叉状,长约13毫米。
二、生活习性
杨小舟蛾在我县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杨小舟蛾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危害较大。
据调查,目前杨小舟蛾主要处于第一代2-3龄幼虫期,在我县部分乡镇发生,均为轻度发生,及时防治不会造成危害。幼虫开始进入危害盛期,5月25日前是防治关键期。请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积极组织虫情排查,发现虫情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确保防治效果,降低虫口基数,防止7月中下旬-8月中上旬局部爆发成灾,重点排查区域包括滨河大道两侧及附近区域林木和高速路韩岗镇段。
三、防治方法
1、仿生制剂防治。幼虫3龄前,用仿生制剂喷雾防治,药剂主要有:25%灭幼脲1000-1500倍液,20%杀铃脲1500倍液。
2、生物制剂防治。1%苦参碱10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类制剂1500-2000倍液喷雾。
3、菊酯类农药防治。发生严重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
4、喷烟雾防治。菊酯类乳油或阿维菌素乳油与柴油混合,用烟雾机喷烟雾进行防治。柴油:农药=4:1。防治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点前和下午16时后。(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片林,片林郁闭度在0.7及以上时)
附:杨小舟蛾幼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