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32004233039B/2025-00586 | 成文时间 | 2025-04-08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5-04-08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第九期
发布日期: 2025-04-08 09:18
浏览次数:
梁山县中心测报站 2025年4月8日
积极做好杨水泡溃疡病的防治工作
杨水泡溃疡病是杨树和柳树常见的干部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栽幼苗或长势较弱的林木上,感病严重的可造成大苗及新植幼树死亡。
主要形态特征
主要为害林木的主干和枝条。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发病初期在干部出现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大小1厘米左右,质地松软,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织,此时中央开裂,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有的病斑翌年会继续扩大;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针头状分生包子器。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末为第一次发病高峰,7-8月气温升高时病势减缓,9月份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发病。春季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
据调查,该病在我县3年以下杨树上普遍发生,目前处于发病初期,4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如不积极防治部分地块会发生较重,请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及时开展防治工作,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2、在发病高峰前或发病初期(4月初),3年生以下的杨树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或50%百菌清300倍液涂干或喷干;3年生以上的大树用上述药剂100倍液涂干或喷干。
杨树水泡溃疡病初期和后期症状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