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32004233039B/2025-00714 | 成文时间 | 2025-05-07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5-05-07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第十三期
发布日期: 2025-05-07 10:29
浏览次数:
梁山县中心测报站 2025年5月7日
积极开展第一代杨扇舟蛾防治工作
杨扇舟蛾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杨树柳树叶片,严重时在短期内将叶吃光,影响树木生长,以蛹在地面落叶,树干裂缝或基部老皮下结茧越冬。
一、形态特征
成虫:头部灰白色,全体灰褐色。体长13-20mm,翅展雄蛾23-37mm,雌蛾38-42mm。前翅灰白至灰褐色,密布小褐点;翅面有4条灰白色波状横线;顶角有1个大型的暗褐色扇形斑,扇形斑下方有1个较大的黑褐色点。后翅淡灰褐色。
卵:扁圆形,初产时橙红色,孵化时暗灰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32-40毫米,头黑褐色,体披灰黄色细毛,身体灰赭褐色,腹背灰黄绿色;每个体节两侧各有4个赭色小毛瘤,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细毛一束。第1、8腹节背面中央有1个大枣红色瘤,其基部边缘黑色,两侧各伴有一个白点。
二、生活习性
杨扇舟蛾在我县1年发生4代,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多产在枝干上,以后各代卵主要产于叶背或叶面,卵单层块状排列。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个别幼虫至10月上旬化蛹越冬。幼虫共5龄,1-2龄幼虫危害时,吐丝将2-3个叶片粘在一起,在内群集取食叶肉,;3龄以后食量增大并分散危害,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食光。
近几年杨扇舟蛾在我县发生程度属于低虫低感,在部分乡镇发生,不会造成较重危害。今年整体发生较轻,个别地块有加重的趋势,目前杨扇舟蛾主要处于第1代2龄幼虫期,虫态发育不整齐,5月20日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各乡镇要认真进行虫情排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以防杨扇舟蛾虫情局部重新爆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