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320044295253/2025-01309 | 成文时间 | 2025-06-24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会议 |
成文日期 | 2025-06-24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发布日期: 2025-06-24 00:00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全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推动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发展,6月18日,梁山县第二届家庭教育指导研讨暨家长学校建设推进会在梁山县第四实验小学汇博厅召开。
本次会议以“改善亲子沟通,与孩子成长同频共振”为主题,会议由教体局马宏强同志主持,县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李阳,县教研中心家庭教育教研员许鑫,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第四实验小学校长王军仁,各乡镇(街、区)教育学区、中学和县直中小学分管领导及2名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共计200余人参加。
首先,王校长致辞,向大家介绍了家校合力育人工作开展状况,分享了二实小集团的经验做法。随后,李阳科长强调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推进工作;充分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切实抓好组织机构、制度、教学培训等工作;充分做好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要像抓学校教学那样抓好家庭教育指导,使全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之后,进行示范课展示、交流讨论、专题报告、任务安排等活动,为全县家庭教育工作者有效交流,共同提升提供了平台。
第四实验小学马玉杰老师的《批评也可甜蜜蜜》精准聚焦亲子沟通中的"倾听"难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层层剖析当前家庭教育的“痛点”。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通过角色扮演,真切体会到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声。这堂课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倾听”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家长反思:倾听不是被动接受声音,而是主动搭建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桥梁。只有放下"权威姿态",以平等视角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才能给予恰当的爱与支持。课程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性,对提升家长的沟通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拳铺镇第一中心小学孟翠翠老师的课例《好好听孩子说话,做“慧”爱的家长》,令人耳目一新。课堂开场就以“考试失利后的指责”“犯错时的呵斥”等典型场景,直击部分家长批评孩子中的弊端。这些真实案例引发了在场家长的强烈共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不当批评不仅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反而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亲子关系。课程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实战演练”环节:通过模拟情境,家长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共情式批评”“建设性反馈”等科学方法,体现出批评中的爱与温情。大家在讨论与思想碰撞中,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了从“说教式批评”到“成长型引导”的观念转变。这堂课形式新颖、实用性强,为家长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研讨交流环节迸发实践真知。梁山县第七实验小学周婷婷、第一实验小学宋秀娟以及小路口镇黄河新苑小学李广月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两个课例进行了点评,分享了观课心得;四实小焦丽校长、六实小郑美娟主任立足本校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建设实际,向大家展示了经验成果。
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许鑫主任作了题为《家庭教育指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许主任立足全县工作实际,聚焦家庭教育课程指导工作,深入解读家庭教育指导课的标准化设计与规范化实施路径。要求课堂教育活动过程要依序推进,从暖身破冰调动家长积极性,到呈现问题、分享体验引发共鸣,再到梳理解决方法、实践演练检验成效,最后总结活动并布置亲子实践任务,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她强调:“家庭教育指导不是理论的灌输,而是帮助家长将知识化为行动,最终形成家庭教养的新生态。”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梁山县“教联体”协同共育工作踏上了新台阶。县教体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推动形成“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