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832004235261F/2025-01303 成文时间 2025-07-24
发布机构 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成文日期 2025-07-24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黄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议的提案)

发布日期: 2025-07-24 10:38

浏览次数:

分享

袁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黄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议的提案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建议。梁山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们对于你的提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加强两河流域文物资源保护

一是进行两河流域文物资源普查。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工作人员并聘用第三方团队开展黄河流域文化资源普查,对黄河流域相关文物点进行实地走访、测量核查,并系统登记,梁山县有关黄河流域的文物点有5处:贾堌堆遗址(位于梁山县大路口乡吕那里村)、山东黄河上游黄花寺合拢碑(位于梁山县黑虎庙镇吴楼村梁山河务局黑虎庙管理段)、将军渡(位于梁山县赵堌堆乡蔡楼村黄河渡口南岸)、黄河大清河运河交汇处(位于小路口镇国那里村)、黄花寺闸(位于梁山县赵堌堆乡王大井村敬老院)。对运河文物点有5处进行了复核,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南旺枢纽梁山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元新开会通河记、袁口闸遗址、靳口闸遗址、黄运交汇处等。

二是对两河流域文物进行保护利用。一方面对于黄河流域文物高度重视,认真保护。对其进行升级申请,目前山东黄河上游黄花寺和拢碑和将军渡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堌堆遗址2013年被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文物点加强保护措施,近期正在申请贾堌堆遗址的安防工程。另一方面对于黄河流域文物点进行合理利用。利用黄河文化资源,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整合黄河文化遗产,依托贾堌堆遗址,结合乡村旅游开发贾堌堆农家寨景区(国家4A级),展现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组织黄河文化资源大摸底,在黄河新苑社区扶助设立了梁山黄河记忆博物馆,2022年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名单,展陈黄河原滩区老物件,呈现治黄的发展变迁,构建黄河文化展示平台,加强文化服务供给。

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致力于两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已完成所有乡镇(街道)非遗资源普查工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项,认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8项;发掘和移植相结合,编排推出梁山英歌战舞。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活动。近年来,以黄河、运河文化为依托,每年举办水浒文化旅游节、“黄运”两河非遗大会、两河非遗武术大会等重大节会活动,特别是承办济宁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黄运两河(梁山)第二届非遗大会,启动仪式上我县举办的首届黄运两河非遗大会还荣获“2023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亮点工作”,开展了两河非遗、民间艺术与各业风采巡游展演,“两河非遗 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 梁山良品”黄河大集等活动,系统保护和活化展示了我县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曲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了梁山两河交汇、多元文化交融的区位优势,全力融入黄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了黄河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三是对两河流域非遗文化和我县文化遗产大力宣传展示。拓宽非遗传播渠道,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发挥美篇、微信公众号、山东公共文化云等媒体优势,加强宣传推广,扩大黄河非遗文化影响力。组织梅花拳参加济宁电视台《闫虹访谈》“济宁武林志”系列专访,组织石雕、剪纸、水浒菜等8项非遗拍摄《爱我梁山 寻非遗之美》专题宣传视频。两河非遗大会受到众多文艺、摄影爱好者以及媒体关注,大会全程由山东省文旅厅公共文化云直播,观看人数7万余人,活动结束后被梁山融媒、济宁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大众网、山东商报、山东卫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民间爱好者自发将活动视频、照片上传到各类自媒体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让更多人感受到梁山和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魅力。


信息来源: 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