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务信息(2025年第24期)

发布日期: 2025-07-25 14:44

浏览次数:

分享

县工业和息化多措并举助力工业经济稳增长。一是抓好工业运行监测。紧盯用电、税收、投资等关键先行指标运行情况,重点做好中稀天马、中集东岳等4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运行研判,不断提高工业运行预测预警能力,形成及早发现、评估研判、迅速反应、高效解决的工作闭环。截至目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9%,居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9.5个百分点。二是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紧抓升规纳统相关工作,持续动态更新“种子”“幼苗”“准规上”企业培育库,特别对22家产值过千万和有望实现月度纳统的工业企业,实施精准培育,确保应纳尽纳。今年以来,新增纳统工业企业26家,居全市第1位。三是坚持“企业至上”服务理念。制定县、镇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制度,对全县248家规上工业企业明确包保名单和范围,通过开展“解难题、办实事、优服务、促发展”走访企业活动,集中攻坚企业市场拓展、政策落地、融资瓶颈、用工保障等关键环节,打通制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第一阶段走访工作已完成,共收集企业问题28个,现场解决23个,其余问题各相关部门正在协同解决。(栾文昕、陈丹青)

局三链发力筑牢防汛安全网。一是全面排查整改,防汛隐患清零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议,分析研判形势问题,并督导各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起底式防汛隐患排查,共发现隐患16,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夯实应急准备,提升实战能力。全面完善防汛物资储备,其中沙袋3800余个、抽水泵15台等,建立专库就近存放确保及时到位;着力健全防汛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培训,526日举行全系统防汛应急演练现场会,重点演练患者转移等,检验预案科学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强化救援保障,守护生命健康。严格落实值班值守与应急处置制度,实行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防汛值班及AB角制,坚持行政与防汛值班联动高效处置;加强防汛救援队伍建设,成立支专业救援队伍,明确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定点救治单位畅通绿色通道,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建立防汛救援队和卫生应急救援队,县疾控中心和县精神病医院分别组建卫生防疫、心理干预等专业救援队伍,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吴健、闫师远)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建设项目涉水审批一件事渠道整合,实现一网一窗极简申报。线上,在山东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开设建设项目涉水审批一件事模块,系统根据企业选择的涉水事项自动生成电子表单,减少人工填写环节。线下,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涉水审批一件事综合窗口,推行套餐式服务,统一受理多类涉水申请。审批环节由16个压缩至1个,企业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报告编制时间缩短40%,全流程申报耗时降低60%流程再造,推行三合一集成审批。整合水保、洪评、取水等事项的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环节,实行一次性集中勘查、一次性集中论证。审查通过后,生成包含缴费二维码和非税信息采集表的水行政许可综合批准文件,实现现场踏勘合一、专家评审合一、批准文件合一。全事项审批承诺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日内,专家评审时间减少60%,企业报告编制费用降低40%服务增值,强化项目管家精准赋能。组建包括审批、水利等部门参与的涉水类项目审批金牌管家服务团队,根据建设单位需要提供政策法规解读、业务指导咨询、开工前手续办理等一对一帮代办服务,实现涉水事项一表申请+全程网办,全程帮办覆盖率100%。(岳萍萍)

杨营镇闭环防控守牢防汛抗旱安全底线一是压实责任体系。聚焦防汛抗旱规范化、实战化需求,创新构建预警-响应-处置-复盘全流程闭环机制。调整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指挥长,下设19个专项工作组,明确防救结合职责。建立三级网格,对13条河湖实行行政+技术双河长负责制,重点管控琉璃河等7处防洪工程。修订应急预案,配套制定调度方案和物资台账,实现一险一策精准防控。二是筑牢三道防线。推行前端排查-中端管控-末端处置三级防控模式,村级常态化巡查清淤11公里沟渠,疏通11座桥闸,确保隐患早发现。镇级组建30人抢险队,储备沙袋3000个、救生衣260件、机械30台;创新风险图谱标注17处隐患,实时监测水位闸坝。三是实现平急结合。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多维发力,接入县级防汛指挥平台,对9个水文点实时监控。建立四级响应机制,今年开展2场应急演练,险情上报提速至20分钟内。实行物资分级储备管理,每季度维护设备确保可用率100%。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发布预警300余次覆盖1.2万人次,开展防灾培训提升自救能力。机制运行后,成功应对4次强降雨无重大险情。(任师东)


信息来源: 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